要说错判,中超球迷已经见怪不怪了

根据足协自己的数据,这只是2025赛季裁判评议报告中的冰山一角,今年已经公布了22期裁判报告,里面不止一次出现重大错判的字样。

一个赛季下来,几乎每轮都有争议判罚,有的直接改变比分,有的甚至左右了冠军、保级的形势。

VAR本来是用来减少误判、提升公正性的,可在中超,不少时候VAR介入的时机不对,或者干脆在该介入的时候沉默,错过最佳判罚时机。天津津门虎这次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不仅主裁看错,VAR也跟着瞎。

足协赛后承认错误,这当然比掩盖要好,但问题是,这种事年年说、年年犯。承认错判,对已经受损的球队来说,除了多一口怨气,实际意义几乎为零。3分变1分,积分榜上掉下来的位置,足协是补不回来的。

被错判砍掉3分

这场球,天津津门虎的战术执行其实不错,防守稳、反击有威胁,角球破门更是抓住了机会。本来1-0领先的局面,完全可能守到终场拿下3分。

结果呢?进球被吹,比赛进入胶着,青岛西海岸死守拿到1分,而天津津门虎只能接受被剥夺的胜利。

这种判罚伤的不只是积分,还有球队的士气。你辛辛苦苦准备,场上拼到极限,结果被一次错误判罚毁掉,这换谁谁心里也不是滋味。

为什么说“可怕的不是丢分,而是屡改屡犯”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一场比赛嘛,错了就承认,下次注意不就完了?问题就在于,这种错误在中超不是偶发事件。

裁判的专业素养和国际标准有差距,判罚尺度不统一,有的吹得严、有的放得松,球员根本摸不清界限。错判的裁判有时会被停赛几轮,但很快又回到场上,缺乏真正的威慑力。有的裁判现场不敢果断判罚,完全依赖VAR,结果VAR一旦出错,就成了双重失误。

更可怕的是,这种坏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在整个裁判圈子里传染,最后变成一种反正错了也就是赛后挨几句批评的松懈心态。

看看英超、西甲的做法:赛后除了公布裁判报告,还会公布VAR对话记录,让球迷和媒体监督判罚过程。对重大错判的裁判,可能直接剥夺赛季剩余的执法资格,而不是简单的内部停赛几场。裁判培训和体能、心理测试全年滚动进行,不达标的直接降级去执法低级别联赛。而在中超,很多裁判的状态和能力,几乎看不到显著提升。

结语

天津津门虎这场3分变1分看似轻描淡写,但更大的问题是,如果裁判水平始终不提高,这种错判还会一次又一次地发生。

足协公布裁判报告,是一种进步,但不能止步于此。真正的改变,得靠制度、培训、惩处三管齐下。否则,承认错判就会变成每轮例行公事,而球迷和球队的耐心,终有耗尽的一天。

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