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自1954年成立以来,走过了50年代的懵懂摸索、60-70年代的初露峥嵘、80年代的锋芒毕露、90年代的衰败滑落、二十一世纪初的雨后春笋,直至2013年后郎平教练重掌帅印,中国女排再次站上巅峰的历史性时刻。

中国女排作为我们国家体育团体里中流砥柱的存在,为国家的荣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一共获得3次奥运冠军、2次世锦赛冠军、4次世界杯冠军,亚洲区域赛事冠军更是数不胜数。正是因为如此伟大的一支女子团体队伍,在2004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这一重大的奖项被颁发给了中国女排,著名导演徐峥也特此拍摄了一部与祖国有关题材的电影《夺冠》,以此用来致敬为我们中国体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女排。在拍摄期间郎平教练还亲自来看拍摄中的徐峥导演。

吴京作为其中主演更是深情地说,一说铁榔头,总是觉得郎平教练拿拳头在砸这个球。言语间透露着自己年少时候对于这段往事的回忆。吴京出生于1974年,算起来女排夺冠那年,吴京也才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他当时正是无数热爱中国女排的狂热粉丝之一,如今能够参演这部电影,应该内心是无比高兴的。

中国女排作为女子团体,自然是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巾帼名将。排球这项运动不像兵乓球、羽毛球、篮球那般给许多的镜头特写。也正因此,观众在赛场上记住那些表现突出的女队员的重要方式,就是记住他们的球衣号码。

魏秋月身穿的5号球衣,让她时刻勉励自己向着同样身穿5号球衣的偶像索科洛娃前进。中国女排颜值担当的惠若琪,拿到了自开放18号以上号码后的第一个19号。在当时,比赛上如果想要替换她,还得特意分别举着一个1和9的号码牌才行。中国女排国手刘晓彤,在进入国家队之后继续选择了自己之前在北京队的号码15号,以此表示不忘初心。而作为中国女排头号进攻手的朱婷,则“继承”了前辈颜妮的2号球衣,甚至最早一开始连球衣尺寸都是颜妮的大小。

电影《夺冠》中最令人感动的一刻,莫过于整条巷子里的老老少少,都聚集在一个不足几寸的黑白电视机前,用着一根时灵时不灵的转播天线,关注着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的女排决赛。尽管条件艰苦,设施落后,但是顽强拼搏的中国女排队员们,齐心协力地以3:0的巨大比分击败了先进的美国队。

而这也让中国女排首次达成世界大赛三连冠的历史性成就。这一刻,场上的女排队员们纷纷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彼此拥抱庆祝。而场外的观众们,则兴奋热烈到手舞足蹈,甚至奔走相告。

同时电影《夺冠》的画面来到了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女排决赛中,1984年奥运夺冠的主力队员“铁榔头”郎平,摇身一变成为了女排的挂帅教练,打造出了一只铁血不屈的中国女排。最终1:3逆转击败了塞尔维亚队,中国女排再一次站在了世界之巅。

而镜头面前不断闪过地那些画面,是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球衣号码。1号的郎平,2号的梁艳,3号的朱玲……12号的张蓉芳,这些都是当年的女排前辈们。在中国女排两度陷入最困难的时候,传奇女排教练郎平加入了中国女排,毅然决然地扛起了中国女排复兴的大旗,两度将中国女排从低谷带向辉煌。

而电影《夺冠》则一直想告诉我们:中国女排是一种不屈不挠的铁血精神,这种精神是在一代又一代的女排队员手中打磨并传递下去的。它背后所展现的是中国女排队员们极强的实力自信,与百炼成钢的意志。而我们中华文化的自信就由这样的文化精神一点一滴的拼凑聚集而成,构建了我们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尤其是在当下我们伟大的中国梦构建之途上,女排精神所传递的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勇闯高峰,正是我们时代群众急切需求的动力源泉。我们身为建设伟大中国梦的时代人,应该重新拾起并理解女排精神,在电影《夺冠》中寻找并传承不抛弃、不放弃的民族精神。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