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领域的创业没能给他带来成功,但给了他成功的灵感和铺垫。这才有了“悦跑圈”的横空出世,一路狂奔。
初次创业
篮球给他带来灵感
小时候的梁峰,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宅男”。他喜欢窝在家里看书、玩游戏。所以他从小身体比较差,体质不好,经常生病。母亲让他找一项运动玩一玩,不要每天待在家里。
那时候正流行《灌篮高手》,于是梁峰开始打篮球。虽然已经高中二年级,但他进步很快。他曾经是八一队七十年代的老运动员的舅舅亲自教梁峰打球。
练了一个学期,他就进了校队;又打了一个学期,进了县里的少年队。大学里,梁峰一直在系队里打球。后来在研究所工作,打球的爱好也没有中断过。
梁峰喜欢的球星都不算特别主流。他最喜欢的NBA球星是“便士”哈达威,球风飘逸,技巧全能。国内球员当中,他最喜欢八一队的张劲松。军旅球员防守端的那股拼劲儿,特别令梁峰敬佩。
随着时间推移,梁峰感觉自己体能开始慢慢下降,打球不再像上学时那么轻松。他开始拓展自己的爱好,去尝试不同的事物。他去考越野车的教官,去当潜水教练等等。
不过篮球始终在他心中有非常特别的位置。第一次创业,就与篮球有直接关系。
梁峰回忆说:“那时候我们经常打球,有一帮球友。当时订场地很麻烦,约对手也很麻烦,我们认为这是一个‘痛点’,所以就做了一款APP,来解决这些需求。”
梁峰和他的团队搜集了全国所有篮球场的公开数据,放在APP上,有场馆预定、约战等功能。后来还开发了技能互换的功能,并增强了社交功能。这款APP做了三年多,花了不少钱,但没有取得成功。
“后来我发现,那些都是伪需求。”梁峰说。
再次创业
瞄准跑步市场
虽然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但梁峰观察到了跑步市场的迅速升温,他准备再次创业。
他曾在自行车、健身和跑步三个项目之间权衡。“自行车门槛比较高,你必须有一辆车;另外,当时赛事太少、参与人数太少。”梁峰说,“健身与跑步二选一的话,我会优先选一个更基础的、人数基数更大的。”
最终,他选择了跑步领域,创办了“悦跑圈”。
但梁峰最初对于跑步这件事最初还是有一定疑虑的。因为长跑看起来是一项非常寂寞的运动,虽然身边的景色、人物都在切换,但与打篮球这样的运动相比,无疑是枯燥乏味的。
亲身参与进来之后,梁峰很快就对长跑转变了看法。
“你有很多时间跟自己聊天。”梁峰说,“我可以跟自己对话、可以想事情,这时候我感受到了它的价值所在。人在快节奏的繁忙生活中,有机会安静下来跟自己对话,挺有意义。”
接触到更多的赛事和跑者之后,梁峰更多地感受到跑步这件事的魅力。他开始坚定地认为,这项事业是可以长久做下去的。
迅猛成长
离不开家人支持
“悦跑圈”的成长非常迅速。2014年2月正式上线,同年获得天使轮投资,次年完成A轮、A+轮和B轮融资。今年三月份,“悦跑圈”宣布完成C轮1亿元融资。这个过程中,梁峰也经历了过去从未有过的压力和困难。
但梁峰很感谢家人一直以来的支持,他坚信这是他前进路上的巨大动力。“我这人从小就比较任性,家里人不太管我。说实话,我自己是很任性的。我认定要做一件事是谁都拦不住的。”梁峰说,“所以做‘悦跑圈’的时候,家里人无论是我太太还是其他人,都是完完全全配合的态度,我想怎么干,他们都不会干涉我,还会支持我。这一点我非常感激。”
梁峰也很感激自己初次创业的失败,他从中所学到了很多。
“那时候什么也不懂,什么都想做。但那段经历教会我最好的两个东西:第一,少就是多。什么都做,那什么都做不好。专注于一个单项,把它做得足够深,你才是有价值的。在行业里扎得越深、沉淀越久、越有价值。
“第二,慢就是快。有时候我们很着急,什么都想上,一时间铺出去十几个项目,最后你发现其实什么都做不好。慢慢地认真地做,随着时间推移,一定有好的回馈。而不是说一定要大上快上。
“这就是第一次创业教给我的东西。”梁峰说。
企业文化
也有篮球思维
作为一名资深篮球爱好者,梁峰也经常把篮球的逻辑运用在跑步上。
“我们打篮球的人都知道,球场上最讨厌的几件事——假球黑哨、小动作搞鬼等等很脏的东西。我特别讨厌那种作弊的人,就像打球,输就输了,搞什么鬼呢?”梁峰说,“篮球的很多逻辑对我影响还是很大的。比如一个项目你不可能永远都是对的、都是赢的,输了你就要认。”
“悦跑圈”文化里有很重要的三条:第一,公平的环境里全力竞争;第二,正确地面对输赢;第三,一分努力一分收获。
梁峰一直都在说,“悦跑圈”是一家体育公司,而不是互联网公司。因为他一直都在用体育的逻辑来管理公司、来寻找那些志同道合的战友。他们的文化也与体育息息相关。
对于他们的企业文化,梁峰解释说:“第一,体育如果作弊作假,很快就没人看、没人玩了。企业也是一样,如果大家都说谎、作弊,企业也要完蛋。
第二,输都输不起,那你也赢不起。篮球赛是这样,马拉松也是。一场没跑完,认真训练,下一场跑好嘛。
第三,要通过努力付出去获得成就,这才是一个有魅力的过程。我不希望我的用户都是键盘党,拿着手机聊聊天,到悦跑圈上看看,‘哎这个妹子很漂亮!’我不希望这样,我希望我的用户都是真正在线下跑步的人。”
这是“悦跑圈”的文化,也是梁峰的性格体现。除了这些,梁峰还非常推崇科学训练,这在“悦跑圈”也有体现。当天气特别热或者特别冷的时候打开悦跑圈,它会向用户发出天气恶劣的提醒,建议用户不要跑步。“我不会为了增加一个日活,让你去跑步。”梁峰说,“悦跑圈也不会鼓励你一味跑下去,打一堆心灵鸡汤。我绝对不愿意做这种事情。”
未来使命
最重要的是普及
梁峰希望“悦跑圈”能够解除他心中的一个忧虑。他通过一些渠道得知,这些年来,中国马拉松参与人数的增加量不大,也就是说,马拉松圈子里,还是一帮老面孔。梁峰认为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任何一个项目,如果没有不断地吐故纳新,不断地融入新鲜血液,这个运动就会有瓶颈,就有风险。我希望悦跑圈能够起到推广的租用,让更多的人到线下去,真正跑起来。很多人可能跑到10公里就不跑了,但是一百个人里面,能有一个继续跑,最后完成马拉松,那我们的基数就会不断扩大。”梁峰说,“不能光是这帮老炮儿在跑。”
“悦跑圈”正在努力把跑者的基数扩大,它想告诉跑者,跑步很有趣,并没有想象中的痛苦。
另外,梁峰和他的“悦跑圈”也在不断做一些宣讲,包括马拉松公益、马拉松文化、马拉松也要讲诚信等等。他们还举办过论坛,告诉跑者要怎样尊重赛道、尊重志愿者。
“我想通过做这些最基础的事情,让我们这个行业越来越好。”梁峰说,“我们这个行业挺年轻的,还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